应急指挥信息系统
打造互联、融合、共享的应急管理平台
为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治、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能力,叙简科技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依据:应急管理部《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(2018-2022年)》(应急函〔2018〕272号)文件,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坚持“以防为主、防抗救相结合”的原则,紧紧围绕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,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,建立起横向互联与纵向贯通的应急平台体系,推动跨部门、跨层级、跨区域的互联互通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,结合事前预防、事发应对、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的应急方针,不断提高风险监测预警、应急指挥保障和智能决策分析能力。
方案设计
监测预警
接入专业预测预警和监测控制信息,并有针对性地分析提取有用信息(如发布单位、发布时间、灾害种类、预警等级、预警时段、预警地点、灾害预警描述等),分析风险隐患,评估灾害对周围影响及应对能力,预防潜在的危害。
预案管理
对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及预案备案进行信息化处理,并将预案结构化处理,提供流程化处置预案,包括预案编制、预案分解、预案结构化、预案查询等功能。
应急资源管理
对应急物资、应急队伍与装备、避难场所、应急专家、区域内的人口信息、危险源、防护目标、典型案例和应急知识等基础数据的分类管理,为城市综合应急提供综合保障。
突发事件接报
主要完成突发事件的信息接收、审核及上报;突发事件信息管理、值班管理、应急通讯录以及来往电话、传真等业务进行信息化处理,有效提高日常各项工作的效率。
信息发布
向应急相关机构和人员以及公众发布经过审批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、事件信息、处置信息、公众防范信息、公众培训信息等。
培训演练
包括培训演练方案生成、汇总、分发等管理;实现模拟演练管理,具有演练过程记录和演练考核的评估。
指挥调度
利用智能融合通信技术,整合语音/视频监控/会议、集群对讲、GPS/GIS业务、3G/4G单兵等系统,实现对救援通讯集成管理、救援物资和装备调度、中央救灾款物调配使用、救援力量调度、任务管理与跟踪等。并智能生成应急救援方案、应急资源调配方案以及最佳逃生路线等,使指挥调度更智能、高效。
灾情评估
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,并通过特定的分析模型,实现事故灾害趋势分析、灾情损失评估、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分析等功能,及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决策者,使决策者做出恰如其分的现场处置与应急部署。
决策支持
态势感知:通过有效地监测、收集、发现和挖掘突发事件现场数据,甄别并定位要害部位,通过分析获取当前态势的总体描述,进行态势推演,实现风险态势、监测态势、预警态势、灾害态势、事故态势、舆情态势等态势感知。
辅助分析:通过专家决策分析、案例情景再现、知识辅助分析等方式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分析,提高应急救援的反应能力和救灾的科学性。
决策优化:优化建议报告、监测预警优化、监督管理优化、指挥救援优化等功能。
优势及价值
预防为主、防抗救相结合
创新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法,强化预防与应急并重、常态与非常态结合;风险识别、评估,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和消除隐患,推进应急管理由应急处置向全过程风险管理转变。
资源整合统一调度
通过对各专项系统的接入,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,建设完整的城市综合应急业务闭环,实现对城市应急资源的统一调度,从而提升城市整体的安全水平。
可视化指挥协调
建设应急信息资源“一张图”、态势分析与专题制图、在线会商功能,实现基于地图的查询分析、可视化展示和地图标绘等功能。